高薪搶人的時代,已經成為了過去式。
盡管今年以來已經釋放了許多積極信號,也發放了許多版號,但招聘市場仍舊不景氣。AIGC的興起,雖然帶來了新的崗位機會,但也帶來猛烈的沖擊,讓許多人陷入失業、找工作的恐慌焦慮中。
前段時間,【陀螺對話】直播間邀請到北京光年人才咨詢公司負責人Yoki聊了聊,討論游戲行業招聘行情、AIGC對招聘的影響、對跳槽的看法,以及從業者如何做好職業規劃等問題。
在Yoki看來,游戲行業招聘是否回暖,至少要到今年下半年。在仍舊不甚明朗的大環境下,她建議從業者不要輕易裸辭,因為市場上人才供大于求,廠商招聘優中選優。她經手了不少降薪跳槽的例子,有人降薪30%-40%,有人平薪跳,跳槽就會漲薪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
更令人震驚的是,在他們公司操作成功的120個case中,只有10個跟策劃相關。她認為,在新技術和出海浪潮下,掌握程序和美術等硬技術的人,或是掌握語言能力的人,才更有可能機會得到大廠的青睞。
以下是文字記錄(為方便閱讀,問題有調整和刪減):
“招聘是否回暖要看下半年”
游戲陀螺:目前的就業形勢還是比較嚴峻,春招開放的崗位也不是特別多。獵頭這邊看到的情況是怎樣的?
Yoki:不只游戲行業,目前各行各業就業形式都不是特別理想,游戲行業在所有行業中屬于比較樂觀的情況。當然,如果縱向對比前兩年人才大戰,去年游戲行業因為版號、立新項目少,確實導致用人情況在慢慢縮緊,很多大廠也在內部活水。
而且,以前的游戲行業需要很多人來干活,這些人能力可能60-70分就夠了?,F在環境不一樣,公司預算縮減或是要邁向下一個階段,需要70-80分的人才,那60-70分的人就要被優化掉,導致整體就業形勢沒有那么樂觀。
游戲陀螺:不過今年以來游戲行業有一些積極信號,版號發放也比較常態化了,很多好產品即將會上線。那產品線的崗位是不是有增加的跡象?廠商立項會不會也更加積極大膽,進而催生一些用人需求?
Yoki:一些拿到版號的公司研發側確實有在擴招,包括美術、策劃、程序都有新的崗位開放,用人單位在招人上也是很積極。
不過現在大環境不好,廠商沒有以前那么激進了。要有投資人看好這個行業,有錢涌入了,廠商才會有更多的資源去立項。但現在屬于求穩的階段,大家看到好的項目,才會愿意投入和立項。
游戲陀螺:那出海方面呢,目前崗位需求多嗎?
Yoki:多。從發行線來看,去年還有一些上海公司有國內市場的需求,找國內市場總監或發行制作人。但到今年,國內崗位基本上都沒有了,都在找做海外發行的人。
游戲陀螺:廠商對出海的人才有什么要求?
Yoki:最大的要求就是語言,需要英語能作為工作語言。我們經常會問候選人是否可以純英文面試,OK的話才繼續推進。
之前一些大廠硬性要求一定要做過出海發行的人,但做過出海的人沒有那么多,后面就降低到英語能夠作為工作語言。
游戲陀螺:現在海外留學生回國比較多,會不會補給這方面的人才池。
Yoki:人才池是多,但留學生屬于行業小白,沒有行業知識積累。企業方現在需要的是資深執行者,做過海外至少3年以上。
對于留學生,大廠可能會校招進來,做管培生或做基礎執行崗。但這些人需要時間成長,起碼3到5年。
游戲陀螺:校招編制在卡嗎?
Yoki:大廠校招編制都在卡,可能會招大量實習生,但很少有轉正的機會。而且校招也是優中選優,比如招了5個實習生進來,在實操的過程中看你能力怎么樣,再給1到2個編制。以往5個里面起碼有3到4個編制。
游戲陀螺:所以游戲行業招聘什么時候才能回暖?
Yoki:我覺得還是要看今年下半年。雖然去年底到現在有版號發放,但還是要等,因為所有的老板都還在觀望。雖然有些廠商去國外設立分公司,開新的自研項目,但也就開了1到2個,他們也在觀望項目究竟能不能做出來,能不能成功。都是要等的。如果項目沒做出來,老板沒信心,也就意味著沒有更多的hc。
游戲陀螺:那從目前有的hc來看,比較多的是哪些崗位?
Yoki:偏硬技術方面的hc會多一些,比如程序或美術,硬技術是無法替代的。至于策劃,在現環境不太明朗的情況下,可能只要一個優質的人就夠了,因為一個好的策劃就是一個制作人。
游戲陀螺:所以策劃未來職業空間會比較窄嗎?
Yoki:不能這么說。游戲行業比較有趣的一個現象是,雖然程序和美術持續有招聘需求,但從晉升來看,策劃最容易做到項目一把手。很多制作人都是策劃升上去的,很少見到程序或者是美術升上去的。
因為策劃是優中選優,ta需要構思游戲大框架,怎么設計,怎么玩,以及要推動一些跨部門的事情,讓這個機器運轉起來。這一方面考驗策劃的本職專業性,二是考驗跨部門溝通協調的能力,也就是策劃的硬性和軟性實力。
游戲陀螺:你提到現在公司對候選人的要求會更高,變成七八十分。具體來說高到哪里去了?
Yoki:以前是需要能夠干活的人,現在是優中選優,需要能把這個活干好的。在當下的環境,公司會對人才的硬性條件、年齡學歷,背景等做硬性篩選。
另一方面,現在屬于企業割韭菜的階段。前兩年跳槽都能漲薪,因為那時人才供給小于企業方總體需求,所以企業也愿意給高價讓你過來?,F在反過來了。雖然市面上有很多人在看機會,但企業很難找到想要的那個人。
游戲陀螺:我們一直說35歲是一道坎,現在更嚴格地篩選硬性條件,會不會導致35歲的人直接被淘汰?
Yoki:這個還是要分崗位。人選都是金字塔式的,到總監級水平的人比較少,這個級別就不會對年齡有那么大的限制。包括一些技術崗,比如程序端測試總監,到了40歲也有可能成功跳槽去知名大廠。
但如果35歲還是一個偏資深的執行崗,企業可選擇代替你的人太多了,有的是比你年輕比你有沖勁的小朋友。而且,像這種人,對企業來說,在你身上看不到成長的希望,性價比也不會那么高。
游戲陀螺:但總監級的崗位是有限的,更多的人到了30多歲還是執行崗。這一部分人應該怎么做?
Yoki:如果說這類人是從頭部大廠出來的,一般就跳到靠后一點的小廠,也許能混到儲備管理崗,或者直接拿到管理崗。因為ta以前是大廠資深執行,在這個行業沉淀了多年,愿意來小公司,所以小公司也愿意給到ta一個管理的機會。但終究還是要看ta能不能做出來。
這對人才來說是挑戰和風險并存的。因為之前沒有管理經驗,很多東西停留在理論層面,實際落地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其實很多時候是同齡人把你卷進去了,因為同齡的人成長得比你快,走得比你高。如果你一直拿著前兩三年的經驗在吃老本,等快35歲了才反應過來到中年危機了,這個時候已經晚了。
游戲陀螺:所以現在廠商都喜歡招年輕人嗎?比如90后制作人,年輕,創意更加大膽。
Yoki:雖然大家都比較喜歡年輕有沖勁、有潛力的人,但并不代表年輕就是這些人唯一的優勢。比如騰訊12級總監級別的人,80年、85年、90年的人都有,橫向對比就知道,90年的人肯定比較優秀。因為別人在騰訊20年混到的位置,ta在騰訊10年就混到了。這是ta硬性和軟性能力的證明。
而且,企業如果挖高水平的制作人,需要ta能cover住已有的團隊,取得新的成績,那肯定愿意找有突破力、有沖勁的人。如果找80年的,不一定有沖勁了。
AIGC,“危機和機遇并存”
游戲陀螺:最近AIGC對游戲行業產生的沖擊非常大,很多人都陷入了失業恐慌。作為獵頭你怎么看?
Yoki:我覺得AIGC是個新的東西,危機和機遇并存??只诺倪@部分人,他們做的一般是重復性、結構化的工作,能夠被AI替代。老板都希望有更多盈利,那自然會用AI代替掉這部分人。
游戲陀螺:具體到什么崗位?比如說本地化翻譯?
Yoki:本地化會用到很多機器,但機器翻譯的缺一點人味,或者和海外文化有差距,還是需要人工做審核調優。不過肯定會取代一些人,比如之前做一個項目要10個翻譯,現在只需要7到8個,再另外找兩個人做審核和調優就行。
游戲陀螺:重復性、結構化的工作是指哪些方面?
Yoki:按部就班的一些工作內容。比如文員職級,每天審一下合同,搞一下流程,再做一些文字性和重復性的工作。那其實AI就能幫你完成。
游戲陀螺:現在游戲公司在AIGC這方面用人需求多嗎?
Yoki:我看到有幾家大廠在招AIGC,都是跟美術相關的新崗位,美術調優員或是審核員。
程序方面,目前看到字節在看跟算法工程師相關的崗位,但具體怎么落實還沒有深究過。
策劃里面要看不同的垂直細分,更多是文案策劃。不過,今年我們操作的case中,近期成的offer一共有120個,只有10個跟策劃相關。所以我們也判斷,策劃方面,企業不會像以前那樣降低標準了,還是要優中選優。因為比較看重策劃的軟實力和硬技術。
游戲陀螺:120個offer,占比最高的崗位是什么?
Yoki:目前主要是美術和程序。這兩個是真正的硬需求。
游戲陀螺:我們了解到美術是最恐慌的一批,但是你這邊的數據,美術崗位反而很多。
Yoki:美術主要是3D建模,3D場景。因為游戲項目美術占比是很大的。除非ta是非常執行的美術,AI可以替代工作的那種,才會恐慌。因為AI目前主要是生成圖片,雖然能提高企業做項目的效率,也可以代替原畫師,但調優的工作還是要交給人來處理。
游戲陀螺:AIGC崗位薪酬待遇如何?這方面的人才現在好招嗎?
Yoki:企業開薪酬跟市場供給是呈相關性的。AIGC是新技術產物,人才池子小于市場需求。那相關人才就可以跟企業要價,企業在新領域上開的薪酬也會比原有崗位稍微高一些。
游戲陀螺:既然AIGC是很新的東西,大家都在摸索,假如我花一兩個禮拜的時間就掌握這項技能,就可以要到很高的薪酬?
Yoki:這是肯定的,那就要看誰學得更快了,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經驗積累都是不一樣的。不過花一兩個禮拜速成的人,跟已經在這個領域研究三四個月或一兩年的人相比,還是能分高下的。
游戲陀螺:那企業在招AIGC相關人才的時候,有什么考核標準?
Yoki:這塊確實是很新的,我目前還沒有接觸到相應的case。不過我了解到美術相關的,會做一些美術case的測試來看你的深淺。就像考試一樣,最后的分數就能代表你學習的成果。
降薪跳槽,薪資縮水高達30%-40%
游戲陀螺:現在大環境不好,求職市場供大于求,那想要通過跳槽漲薪是不是也沒有那么容易了?
Yoki:對于稀缺型和高端型人才來說,不是漲薪,是談薪。
金字塔的人本來就非常少,如果企業空出來一個高P的位置,這個位置一定要有人在,那企業只能盡量給到位。這是高P稀缺性人才的優勢,也是他們談薪的一個抓手。
如果是屬于金字塔偏中下層的人,企業可選擇的人太多了,沒有必要給到很高的價格,寧愿去找性價比更高的人。
游戲陀螺:對于大部分人來說,現在跳槽會不會出現薪酬的降幅?
Yoki:我手里有很多case的人選跳槽都是降薪的。
作為第三方,我們也很頭疼,希望企業價錢給到位,人選能漲薪或是平行過去,大家都開開心心的。但現在確實是人才供應大于企業用人需求。對于人選來說,應該也看了很多職位,聊過很多機會,碰過一些壁,這個過程中就會認識到現實情況,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。
另外,在環境不好的情況下,我建議優先選能穩定持續發展的平臺,而不是光看錢。很多人往往只看高薪,誰給的錢多就去哪家。但我們會建議在拿到大廠高薪時,去想一想背后有哪些潛在的風險。因為老板不是傻子,給那么高的薪資肯定需要你付出更高的代價。如果短時間內做不出來,可能就要換另一個人了。
游戲陀螺:降薪跳槽的,會降多少?
Yoki:不能一概而論,跟每家企業管理、人選個人能力呈正相關。如果這個人確實非常優質,企業一般還是愿意稍微漲一點點讓ta過來。但如果這個人評判下來,企業覺得只有60分-70分,就不愿意給那么高的價錢。
今年跳槽降薪的,我算了一下,有人降薪30%,有人降薪40%,但也有人是平行過去的。一般來說去外企會比較容易降薪。
游戲陀螺:是因為外企本身的薪酬待遇更低一些嗎?
Yoki:看時薪還是整薪。
外企工作時長沒有那么長,但時薪高。大廠加班加很多的情況下,時薪算下來沒有外企高。比如大廠100塊一天,一天14個小時。外企80塊一天,一天8個小時。
而且外企最大的好處是發得比較實在,雖然可能只有12薪外加一點點獎金。但大廠是有點畫大餅的形式,總包開得很高,但里面有30%到40%都是股票和期權,入職一年或者兩年后才給行權,再慢慢返成現金給到你。你也說不清楚這家企業今年到底是漲是跌,行權又是幾年后的事情了。有可能你在這家企業都撐不過一年,那股票相當于完全拿不到。不過不能一概而論。
游戲陀螺:大廠項目分紅還是比較實在的。
Yoki:越好的項目分紅越多的,好的項目一年可能有8個月-12個月的獎金。
所以我會勸想進游戲行業的小朋友,優先去大廠鍍金,因為大廠手里握著的好項目比較多。對于跳槽的人,我也會勸ta看一些好項目,因為項目一旦爆了,確實是真金白銀的獎金收入。而且經歷過爆款項目,履歷也是加分的。
游戲陀螺:怎么看項目或團隊靠不靠譜?
Yoki:項目的話,很多人會從玩法、美術風格等來判斷。包括這個游戲的界面設置,包括美術風格。
團隊的話,其實在面試的過程中,是你直接接觸到甲方,以及你以后leader的機會。你在面試的過程中不只是被面試,你也是在面試你的leader,看leader值不值得跟。從ta跟你的溝通表達方面,你就能知道這個人的專業能力和功底究竟有多少,能不能給到你一些專業能力上的賦能。如果leader是OK的,那他們選擇的項目也不會太差。
游戲陀螺:在大環境不是很好的情況下,你會建議跳槽,還是不要輕易動?
Yoki:建議等拿到幾家offer之后再橫向比較。
作為一個跳槽者,還沒有正式了解市場的時候,根本不知道會拿到哪些公司的offer。我建議頭部廠、中部廠、尾部廠都選一到兩家感興趣的聊一聊。一方面是去了解同行在做些什么事情,項目是什么題材、類型,大概的人員配置,發國內還是發海外等。另一方面,看看對方究竟給到你什么樣的橄欖枝。
比如你跳槽的原因是做資深執行很多年,想帶團隊了。你就去看給你橄欖枝的ABC三家,同步對比哪個平臺會比較穩定,包括給到你的團隊配置,項目如何。因為跳槽不可能一個月換一次,所以還是要同步全部做對比,最后做選擇,這樣才是最保險和安全的。
如果說這三家的機會都不太理想,你還可以不跳槽,再觀望一下。
游戲陀螺:所以還是不要裸辭。
Yoki:肯定不要,裸辭太被動了。尤其是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經濟壓力壓著你,你必須要出去工作。但那時候就不是橫向對比ABC,只能被ABC被對比。
游戲陀螺:你提到要去面試一下頭中尾部的廠商,這個點很有啟發。因為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面,我的能力如何,我就去什么樣的公司?;蛘呶揖椭幌肴ヲv訊、米哈游,那對中小廠就不感興趣。但還是可以去中小廠商聊一下,更多了解這個市場。
Yoki:對,因為你一直在企業里面待著,不知道市場情況,以及跟你競爭同一個崗位的競爭者是什么水平??赡苣阕哉J為能進騰訊,但實際上跟你競爭的人比你優秀太多,你去不了騰訊,也去不了米哈游。所以不要局限于只想去的某一家公司,還是建議多聊幾家公司,最后再去評判、做選擇。
比如最開始選了10家感興趣,面了5家,你可以直接了解到這5家是什么企業文化,包括項目、團隊配置情況。而且在面試中會見到你的直屬leader,leader的leader,HR等,你可以更加直觀地感覺到這家企業的氛圍文化。
在這5家中,可以選2家比較感興趣的,再去找熟人側面了解這家公司內部究竟是什么樣的情況,最后再去做決定。
“有畏難情緒的人,往往是屬于原地踏步的”
游戲陀螺:在這種行業大環境下,很多人感到焦慮和迷茫。我們再探討一下從業者應該怎樣做好職業規劃。比如高端型人才,在職業規劃方面普遍會遇到什么問題,你會給他們什么建議?
Yoki:能夠很快速坐上高P位置的人,比如90年做到騰訊12級、網易6級,年收入在幾百萬以上的人,目標感往往都很強,知道每個階段要做什么樣的事情。
舉個例子,有個人才,年收入不方便透露,簡歷非常干凈漂亮,一共只有三段經歷,每一段都是大爆款項目,top5的那種。
為什么ta能走得那么快那么穩?一是ta全選的大平臺,二是好項目,三是在談判的時候非常有資本。因為跟ta同齡、同樣履歷的人基本上是萬里挑一。
游戲陀螺:高端人才之外,哪一部分人對職業規劃比較迷茫?
Yoki:性格比較猶豫的,活得沒有那么通透的人。因為ta這個也想要,那個也想要。人生中所有東西都是有舍有得,不可能所有都讓你得到了,而且憑什么是讓你都得到了,而不是比你更優秀的人?
另外,還有不愿意改變自己,有畏難情緒的人,往往是屬于原地踏步的。
游戲陀螺:對于沒有成功項目背書或是行業新人,怎么建議他們的職業規劃?
Yoki:如果還是在校生,我建議一定要去大廠實習。一方面會更加清楚這個崗位究竟要做什么事情;第二,你多了相關的崗位實習經驗。對于企業來說,你跟你的同學相比一下子就很拔尖了,因為用你是放心的,不用上手教那么多東西。而且,大廠實習有轉正機會,如果你在實習期好好表現,跟領導關系搞好,業務能力扎實,也許就能轉正。
在30歲以前我覺得都是學習的階段,你要吸收外面東西。很多人在大廠待四五年之后,可能還沒到30歲,就想要管理崗,選了一家尾部廠商入職。我覺得這樣的選擇是很冒險的。因為你去到尾部廠商做管理人員,首先你撐不撐得起這個位置?就算撐得起,你也不確定這家廠商的項目能否做出來。
我看到好多人的簡歷,去了一些比較靠后的廠之后,項目沒有做出來,公司資金鏈斷掉,直接失業。那時候再想跳大廠就很難了。
游戲陀螺:但大家都想去大廠,不是每個人都去得了。大廠看中的是哪方面的能力,短時間內可不可以積累?
Yoki:很多東西沒辦法一下子就能積累。比如一個人拔不拔尖,軟性能力如何,一下子就能感受出來,ta跟其他候選人不一樣。
而且,用人方時間都是有限的,肯定都會用硬性條件篩選,比如清華的學生和不知名學校的學生投簡歷,企業肯定優先面試學歷好的人。
游戲陀螺:對于擔心自己被淘汰的人,你有什么建議?
Yoki:如果這部分人已經考慮換行業,建議ta選一個沒辦法被AI代替的行業。如果還想在游戲行業深耕,就要形成的核心競爭能力。
比如之前做國內市場營銷的人,建議掌握語言方面的能力。因為現在英語能作為工作語言的人也就20%到30%,而且出海又是大形勢。無論到時是出海,還是去外企,都有很強的競爭優勢。
游戲陀螺:對于現在的求職者,以及新入行的人,有什么建議給到他們?
Yoki:無論有沒有經驗,一定要提前了解這家企業的信息。比如面A公司,一定要看A公司近期官方公眾號發布的一些文章,了解該公司3-5年的規劃,以及企業文化,有哪些產品,哪一年成立的,董事長是誰等等。企業方會覺得你對他們很感興趣,對你的印象也是不一樣的。
舉個例子,有一個應屆生面試做了兩個PPT,一個是對自己的介紹,一個是對企業的了解,當場這個學生就是各個部門搶著要的那個。因為你的態度以及一些能力都通過這種形式展現出來了,讓各位面試官都印象深刻。
第二,要換位思考,把自己換成企業方,了解這個崗位究竟是做什么,是需要很有領導力的人,還是需要聽話的人。比如需要聽話的人,你社招群面無領導小組討論里,就去做時間管理者,記錄一下大家討論的時間,再做匯報。如果需要一個領導者,就去做那個領頭羊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