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燕因為頻繁跳槽,影響了職業能力的沉淀,工作五年了還只是一個基層員工。
眼看著曾經的同事升職加薪,在職場上春風得意,方燕開始反思自己在短短幾年內頻繁跳槽,是否不夠理智。
很多人都想通過跳槽完成職業生涯的跨越,然而職場跳槽不一定都是紅利。如果你認為跳槽就能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,那說明你沒有理解跳槽的本質是什么。
李宏因為頻繁跳槽,在面試時遭到了面試官的質疑。面試官認為他缺乏穩定性,李宏就這樣與高薪工作擦肩而過。
雖然李宏擁有足夠的工作經驗,但過多的職場流動經歷,還是讓他的求職路一波三折。
現在的職場環境,跳槽不可怕,盲目跳槽才要命。
短期內頻繁跳槽,不但會阻礙你發展自身的職業技能,更會影響你之后的求職面試。因為任何一家單位都不愿意招聘一個缺乏穩定性的員工。
那些在跳槽上不斷消耗自己的職場人,大概率都犯了這幾個錯誤:
1. 盲目跟風,缺乏主見
我剛畢業時進入一家大公司當銷售,就經歷了身邊同事頻繁跳槽的情況。
由于銷售部門的員工基本上都是年輕人,所以流動性很大。如果團隊當中有大量員工離職的情況,就更容易人心渙散。
我們公司曾經有個工作兩年的銷售冠軍,看到關系不錯的同事跳槽后待遇提升,不禁開始心癢。
事實證明,別人適合走的路不一定是你能走的路,我們那位銷售冠軍跳槽后的待遇還不如原公司。
很多人對自己的能力、就業形勢、行業發展沒有清晰的認知,就盲目跟風跳槽。這樣做的后果,就是在職場路上一路踩坑。
2. 心氣浮躁,急功近利
很多人追求職業發展都急功近利,只要在短期內能夠快速賺錢,很容易舍棄那些看似不賺錢,卻有著長期發展潛力的職業選擇。
有些職場人,在遇到比自身薪資高的崗位很容易心動,“良擒擇木而棲”,這是人之常情。
但是表面薪資高的待遇不一定真正適合你,也不一定具備足夠的發展潛力。所以當你急功近利,追求快速成功時,你很容易錯失真正具備競爭力的機會。
3. 逃避問題,鴕鳥心態
很多人以為公司不好、工作太難,換家公司就好了,其實這是逃避現實的鴕鳥心態,不去直面解決問題。
面對工作上陷入困境,一味采取逃避心態的你,很容易跳槽后依舊陷入困境和僵局。
當你換了一家新公司后,你會發現你還是會碰到類似的問題,這就提醒了你——問題在于自身,不在于環境。
1. 找準長板,深耕才能出結果
職場上,找準長板,才能讓你的深耕成為某項領域的專家。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深耕,是找錯方向的努力。
很多人誤判了“跳槽等同于職業跳板”這句話,是把跳槽當成了試錯容錯的機會。因此他跳槽的前后幾家公司,看似毫無關聯。
在職場上想要吃跳槽紅利,你要學會認準自己的優勢領域,借助不同的平臺不斷深耕、挖掘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潛力。
比如,如果你擁有出色的文字運營能力,認準這項技能,你可以不斷選擇對你的技能有更多磨練的平臺。
只有在這個基礎上,你才能夠利用每一次跳槽讓你的職業生涯起飛。
2. 總結提升,跨維度整合
職場上,懂得多維度整合資源,你才能夠真正提煉工作優勢。在進行資源整合之前,先對你的崗位進行基本定位。
職場上的崗位一般分為兩類,一類是對內管理,一類是對外拓展。對內管理更多指的是人事、行政等崗位,對外拓展一般傾向業務崗,在拓展人脈積累資源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。
不論是哪種崗位,你都應該具備資源整合,打造職場核心競爭力的意識。資源整合是工作給你帶來的資源條件,打造職場競爭力是突出你的個人優勢,也就是將你的核心形象放大化。
在這里,你需要學會具備營銷思維,學會如何把自己的過往工作資源提煉為核心,才能更好包裝自己。
學會總結提升,能夠給你的跳槽指明更清晰的方向。
3. 先穩后求,結果思維導向
工作中遇到問題時,先別著急抱怨或者跳槽。職場上解決問題才是本質,否則你就是從這個坑跳到另外一個坑。
在面對陷入窘境的工作狀態,你別急著跳槽。在心里給這個工作情況設定一個期限,在這個期限內學會解決問題,看情況是否有所好轉,這才是“先求穩”的做法。
在這個限定期限里,哪怕你沒有一下子找到解決方法,你也會冷靜下來,權衡利弊之后再做選擇。
跳槽不是解決職場問題的關鍵,你的能力才是直面問題的核心。那些想要通過跳槽來解決工作問題的人,都很容易失望。
職場上,只有你不斷提升工作能力,你的跳槽才能成為你的職場跳板!
留言說說,你如何看待頻繁跳槽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