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好意思,hc鎖了”、”暫時不招人了“......曾經催生了無數就業機會的互聯網不知何時能度過寒冬。一度熱議的996、加班話題在行業的震蕩之下也漸漸失去了討論度。
而在另一邊,自動駕駛行業風頭正盛。根據億歐智庫發布的《2021-2022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深度分析與展望報告》,2021年以來,自動駕駛行業投融資總金額達到575億元,融資次數107次。
同時,自動駕駛也用高薪和制造業、互聯網行業爭奪著最優秀的人才。在被調侃為“銅三鐵四”的2022年春招,根據獵聘發布的就業趨勢報告,自動駕駛新職位需求同比增長41.92%,在所有熱門細分領域中排名第六。
本期風口捕手,我們和自動駕駛L4級解決方案提供商——元戎啟行的副總裁劉軒聊了聊,聽聽他下定決心“出走”谷歌、百度等互聯網大公司,轉而投身自動駕駛賽道的所思所想,以及他對于自動駕駛就業機會的判斷和上車建議。
風口捕手:自動駕駛到底是做什么的?
劉軒:
在談到自動駕駛時,一定會涉及到 L1-L5的分級。用通俗一點的話說,從L1-L5,分別能讓駕駛員「松開腳、放開手、閉上眼、放松腦」。
松開腳指的是,代替司機控制車速,駕駛員可以把腳從踏板上移開,只要關注方向盤即可,降低長途駕駛帶來的疲勞。
放開手就是說,駕駛員可以不操作方向盤、油門和剎車,但需要觀察周圍情況,碰到緊急情況的時候,駕駛員進行干預。
在上述L1-L2階段,如果發生交通事故,駕駛員/安全員負有全部責任。
L3階段的閉上眼,不用時刻監管車輛,只需保持能動態接管駕駛任務。雖然現在法律法規還沒有確定,但是大家普遍認為,如果發生交通事故,人和這個算法系統要共同承擔一些責任。
L4級是我們主做的項目,也是業內頭部企業著重做的。這一階段可以讓駕駛員「放松腦」,人的大腦可以一定程度地放空,大部分情況下車能自動開。業內普遍認為,L4階段,算法能夠承擔所有的責任。
大家對L5的設想,有點類似科幻片里面,車上可以沒有方向盤、油門、剎車,人能去到的地方,車都能去到。但是普遍認為,L5的實現時間要更遠。
風口捕手: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自動駕駛行業,你會選擇哪三個?
劉軒:
有價值、有前景、有機會。
有價值是說,自動駕駛解決的是人們「衣食住行」4大基本需求中的重要一項,能夠讓出行更加安全舒適,還能幫助到一部分出行不太方便的人(比如老人、盲人等)拓寬出行范圍,是很有社會意義的一件事。
同時,我認為自動駕駛還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。因為全中國的汽車保有量非常大,等到技術逐漸成熟之后,還會再挖掘出來一些原先不能或不愿意開車的新用戶,可想象空間很大,未來的市場規模也會很大。
而且自動駕駛人才稀缺,需求量大,機會非常充足。
從這三個方面來看,我認為自動駕駛行業是非常好的求職選擇。
風口捕手:自動駕駛催生了哪些就業崗位?不是算法人才,能去自動駕駛嗎?
劉軒:
自動駕駛占比最大的還是技術崗位。除了感知、規劃控制、地圖定位這種算法類崗位,我們還非常需要在工程方面有深厚經驗的前端、后端工程師,對算法進行更新迭代,驗證算法的可靠性。
公司發展前期,需要的技術人才更多,不過等到產品大規模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時候,我們還需要產品經理、運營、商務、法務、PR、GR、財務等方方面面的人才。
不過有一個崗位和互聯網公司的傳統崗位不一樣——安全員。因為現階段的法律法規不允許車上完全沒有人,所以需要安全員坐在車上或者遠程監管。
最早期的自動駕駛行業對安全員的要求非常高,可能會要求安全員在車輛偏離規劃路徑的情況下把車救回來,但是現階段對安全員的要求就是最基本的駕駛能力,熟悉自動駕駛程序在車上的運行流程、能力邊界,懂得判斷系統的表現是否符合預期,再把這些情況記錄下來,把這些數據存儲下來就夠了。
風口捕手:脈脈上有用戶發帖說:我拿到了元戎啟行的 Offer,也拿到了百度自動駕駛的offer。像這種一個是新興的小公司,一個是同一賽道的大廠,該怎么選擇?
劉軒:
如果是我們和其他創業公司相比的話,我肯定首先建議選擇我們。
但是一般情況下,求職者如果對于新興創業公司和大廠之間有猶豫,可以先了解一下整個行業的信息,知道每家公司的技術水平如何,在做什么樣的事情,有提出哪些新鮮的東西,是不是適合自己,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。
大廠和創業公司的區別在于——大廠能夠讓員工獲得相對正規的技術訓練,但創業公司可能不一定有這么多的時間培養和訓練員工,可能什么東西都要靠自己解決,一邊做一邊去學習。
我們會把這兩種類型公司的可取之處結合在一起。一方面引入大廠的工程實踐的經驗。另一方面讓工程師有更大的解決問題的空間。在這種模式之下,工程師進步速度非???。
比如在公司剛成立時就加入的應屆生,現在他們已經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,工程能力以及算法水平都非常高。
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的區別在于,一家創業公司有無數的可能,有快速成長的機會,但是去一個家大公司,總體來講還是一個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方式。
所以,想要獲得系統的培訓,進大廠;如果已經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也有沖勁,建議去小一點的公司。
風口捕手:自動駕駛小公司如何跟大廠搶人?
劉軒:
首先,自動駕駛行業屬于非常熱門的風口行業,整體來講薪酬待遇比互聯網的平均水平要高。
其次,除了基本工資之外,我們也有其他形式的激勵。伴隨著公司的快速成長,這部分價值也會快速提升。目前普遍來講,大部分人認同「人工智能夠引領未來」,所以這是個長期發展比較好的行業。
簡而言之,現在不比互聯網差,以后還會更好。
風口捕手:你面試看重什么?
劉軒:
如果按重要性排序,首先是:對行業是否真的感興趣、認可。
候選人進來,不能單純為了賺錢,或者僅僅是因為「想進入一個聽起來很酷的行業」,這種人很有可能在行業里待不久。不管是對于求職者而言,還是對于企業而言,都是一個損失。
其次是技術能力?;A素質要過關,技術至少有一方面能夠打動我,要么是算法特別好,要么是有非常強的工作經驗,要么他從事過相關的行業,對這塊理解比較深入。
還有就是協作能力。有很多工程師的溝通交流、合作能力會差一些。如果前面兩點加上溝通能力,會是理想的候選人。
其實這樣的招聘理念也能解釋互聯網人關心的「35歲焦慮」問題。如果求職者的經驗和能力都符合我們的要求,非常認可這個行業,又愿意努力,年齡肯定不是問題,求職過程中不存在隱形的年齡歧視。相反,如果工程師比較年輕,但是并不認可這個行業,在我們看來也不合適。
風口捕手:在你職業發展過程中,對你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?
劉軒:
在加入這個團隊之前,我有段時間工作得沒那么開心,也感覺做的東西落地比較困難,動過「實在不行,就回互聯網大廠」的念頭,Google、Facebook給的待遇也比較優厚。
當時有個人把我勸了下來——就是元戎現在的CEO周光。他是我清華的師弟,他當時聽說我想放棄自動駕駛這個事之后,專門從國內買機票飛到美國,在我家里待了兩天,和我聊。
他是清華大學基礎科學班(簡稱“基科班”)的。他說:我是基科班,你是姚班,姑且不說我們是最厲害的人,但是我們占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,不能滿足于做一個普通的碼農,我們還是應該要去給社會創造出我們應有的價值。他的這些話非常能打動我,最終我們決定一起做。
后來也是歷過很多波折,一些困難的時候,大家也沒有散,堅持在一起繼續把這個事情做下來,然后直接一直到今天,我覺得發展的還是非常好,我覺得這件事情是目前為止對我現在影響可能最大的一件事。
風口捕手:從互聯網跨行自動駕駛,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?
劉軒:
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,如果有過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經歷當然最好,但更重要的是工程能力。因為很多經驗直接移植過來并不一定適用,但如果有遠見且受過良好的工程訓練,其實都可以來自動駕駛試一試。
以及,對于行業前景的心態也很重要。在2016年的時候,我去到百度自動駕駛團隊,接觸到了這個行業。開始的時候條件比較艱苦的,算法水平也遠不能跟現在相比。
當時有很多工程師會懷疑——這個技術是不是真的能夠讓駕駛完全脫離人?有陸陸續續離開這個行業的,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或多或少也會被他們的心態影響一些。
但是因為我當時在美國上班的時候,開車時間比較久,經常堵車也很痛苦,不太喜歡開車。加上有一些朋友遭遇過嚴重的車禍,我還是希望能為這個行業做一些事情。不管是減少交通事故也好,或者讓上班的旅程更舒適一些也好,都是有意義的。我也就這么堅持了下來。
總的來說,工程素質良好,經驗不是必須的,但是對于行業的堅守和熱愛卻能支撐一個人走得比較遠。

